艺术家潘公凯

    潘公凯

    潘公凯,1947年出生于浙江宁海,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之子。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曾出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潘公凯先生自幼受父亲潘天寿的熏陶,耳濡目染与言传身教之下,将对艺术的探索与传统文化中的修身之道相结合,以兼具理性与理想主义情怀的探索精神和不懈努力,对中国传统水墨艺术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然而,狭义的“艺术家”定义并不足以概括潘公凯涉猎广泛的艺术生涯,他在中国美术史的现代性研究、西方当代艺术理论研究及观念作品创作,以及当代建筑设计三大领域中丰富而深入的实验性创作和研究成果,足以使他成为当今中国最独特的艺术家个案之一。这些学科领域间虽然存在不小的跨度,但对潘公凯来说并不是各自割裂孤立的尝试,而是在人生际遇下践行其艺术理想的延伸与探索;这一探索反过来又为其艺术研究与创作的深入提供了滋养。


潘公凯先生在创作现场

    在自由宽松的家庭氛围影响下,潘公凯先生最初的兴趣并不在艺术。他年轻时醉心于研究理工学科,热衷动手制作,甚至经常自己拼装机械表、电子管收音机、飞机模型等复杂的玩意儿。直到初中毕业,美术老师觉得他有画画的天分,自作主张帮他报名参加浙江美术学院附中的入学考试,并取得第一名的成绩,才正式开始了美术训练,真正开始学习国画则是在“文革”结束之后。潘先生早年学习写意人物,后专注于水墨花卉;早期作品多以“莲”、“荷”为表现主题,并开始有意识地与其父的绘画图式拉开距离。他在传统“文人气浓厚又有力度”的笔墨之上,融入具有现代构成意味的形式语言,在追求笔墨精神内涵的同时,将笔墨自身特有的韵味和其作为形式语言的丰富表现力近乎发挥到极致。这种在传统水墨精神基础上所做的新的探索,也使其作品在形式与语言风格上自成一体。



潘公凯,《新放》,180cm x 180cm,2007

自十九世纪中期开始,伴随中国社会一系列突变与转型,以及二十世纪西方现代艺术的大量涌入,中国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语境遭到颠覆,自律性的演进也因此被阻断。以潘天寿、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为代表的一批知识精英,面对时代变革主动承担起了文化传承的责任,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对中国画的笔墨程式与审美意趣做出了不同面向的突破与改革,为这一处于时代危局中的古老传统创造了新的生机。对于当时出现的以西画改造中国画、中西融合的思潮,潘天寿先生提出了“拉开距离,两端深入”的主张,即中西绘画各自都应有深入的研究,但应保持距离;“……个人风格,要有独创性。时代思潮可以有世界性,但表现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形式风格还是越多样越好。”其对于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主张也深深影响了潘公凯先生,他提出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即源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对中国画改革路径的思考。该研究将知识精英对中国美术变革图强进行的自觉的探索实践归纳为“传统主义”、“融合主义”、“大众主义”和“西方主义”四条线索,为梳理和认识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形态提供了新的框架与结构。该课题成果已出版为艺术史专著《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和文献图集《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图鉴》。


潘公凯,《君子风雅图》,69cm x 420cm,2015

    在“两端深入”这一艺术与学术发展策略的影响下,潘公凯先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往美国考察西方现当代艺术,对其发展脉络、存在形态、内部结构与本质、艺术与生活的边界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与思考。这一经历不仅促进了他对如何构建中国美术现代形态问题的解答,同时也为其艺术创作中的跨界实践提供了诸多探索的方向。近年来,潘公凯先生进行了一系列跨媒体、多形式的艺术尝试。2010年10月,他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个展“错构•转念——穿越杜尚”,即源于他对艺术的本质与边界问题,以及现代艺术体制与现实之间关系的反思。2013年,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的个展“弥散与生成”中,潘公凯全面展示了他的水墨创作、史论研究、装置艺术与建筑设计等多个维度的艺术探索,以个体的实践探讨在当今文化解构化、碎片化、扁平化的全球化时代,新的文化结构生成的可能性。


潘公凯,《坐忘之舟》,装置,2013

    2015年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边的本博宫(Plazzo Bembo)举办的展览“气韵非师”(Learn From Masters)中,借助影像、声音、器物与气味等元素所构建的“跨时空”的并置空间,呈现了中西艺术传承方式的差异,探讨中国传统文脉下艺术的内涵,以及其对未来文化发展可能存在的启示。


“气韵非师”展览现场

立足于艺术领域,潘公凯先生一直在多方探索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出路,上述尝试只是其中路径之一。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他以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和开阔的视野,推动中西艺术间的相互观照,并在文化的交织互动中,多层面地实践着其艺术与人生理念。

在此次“公共艺术展”中,潘公凯先生将展出其装置作品《融》,同时还将与知名指挥家、作曲家谭盾先生完成首次跨界合作。《融》曾于2011年在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出,它以潘公凯先生创作的巨幅水墨荷塘为背景,投射在水墨之上的是其所写的《论西方现代艺术的边界》英文版。动态的英文文本如雪花一般落入水墨荷塘之中,逐渐堆积后又随之消融。谭盾先生则将为此次博览会的开幕音乐会担任指挥,由纽约朱利亚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演奏其近期创作的曲目,现场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参与到作品演奏之中。《融》将以全新的展示方案呈现,与交响乐作品形成独特互动。这次视觉与表演艺术领域两大艺术家的合作,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最终呈现效果如何,让人十分期待。



作品《融》在“弥散与生成”及“威尼斯双年展”现场

    “2016艺术中国汇:纽约国际艺术与创意博览会”主题为“用艺术理解中国”(Understanding China in Art),旨在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面貌,同时进一步促进中美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公共艺术展”是此次博览会的核心板块之一。展览特邀谭盾、潘公凯、姜杰、段海康四位知名当代艺术家参展。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皆以具有开拓性的艺术实践,创造性地将传统与现代间的断裂与延续、东方与西方间的文化差异,以及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转换为可以共享的艺术资源;在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同时,为观众带来更为深刻和丰富的艺术体验,并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与理解。我们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为您带来此次参展艺术家的系列介绍。

2016年参展艺术家 潘公凯

来源: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5-10-13 17:18:09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
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下一页2016年参展艺术家 姜杰:雕塑创作中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