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姜杰

    姜杰

    1965年生于北京,1984年7月毕业于北京市工艺美校特种工艺专业,1991年7月自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就职于本院雕塑创作室,1995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主要课程班结业。现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作品公共收藏包括:日本福冈美术馆、丹麦妇女博物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北京东方广场,中国中央芭蕾舞团,深圳华侨城等。其它作品也曾被美国、法国、德国等地的私人所收藏。

“雕塑给了我观察世界的角度,雕塑给了我世界观。一个立体的世界,物体、阴影、生命穿梭其中,动与静相互映衬。还记得我第一次走进雕塑工作室.便被雕塑所吸引。一群学生正围着模特儿做练习,他们一边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看模特儿,一边捏弄着手中的泥巴。泥巴从无形到有形,好像获得了情感的声音。雕塑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行为。我第一次拿起雕塑刀,面对泥土的时候,觉得自己好像忽然参与到一种创造的秘密当中。这种创造的秘密一定曾经为多纳泰罗、罗丹、马约尔、马里诺•马里尼、曼祖、亨利•摩尔等许多艺术大师所拥有。我感到自己正和他们相贴近,我感到自己在分享他们创造的秘密。"

                                                                                  ——姜杰

作为当代杰出的雕塑艺术家,姜杰在用女性视角审视世界的同时,亦能超越性别;她的作品既流露出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感,也能直指生命本真的脆弱与无奈、矛盾与张力。从早期以婴孩或儿童为创作题材的作品,到近期被称为“海明威式的强悍之作”的《大于一吨半》,她不断打破外界对于女性艺术家、对于雕塑美学的界定与认知,以一种极具震撼的方式,呈现出生命中最为脆弱、衰败和易逝的一面。

在当代艺术家中,姜杰作品数量不算多,但是跨越极大,也很少重复。“婴儿”或“孩童”形象经常出现在她的早期作品中。她在作品《在》中创造的人物形象稚嫩可爱,乍看是一孩童,细看却更像是一个老人,眉目之间流露出略显疲惫的忧郁与无奈。这一形象来源于她的生活经历,将刚毕业由学生向社会人转变过程中,对于自我认知、社会身份与人生思考中的不解、迷茫与无奈,以巨大体量、面容复杂的“婴儿”形象呈现出来;带有纪念碑性的雕塑体量与婴儿本应作为柔软、懵懂的弱小存在形成反差,其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情感与外在身份的割裂、错位、纠结与无奈,实际也是这个社会中大多数人“成长”经历的映射。


《在》2001

《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份》是姜杰2006年完成的一件作品,作品中人、牛、马、猪等哺乳动物是刚出生的状态,在生命之初的混沌阶段相互堆挤着铺散在稻草上。姜杰认为稻草和生命有一定的关联,在这里却被用来呈现一种生命脆弱、易碎、卑微与依赖的一面。在阐述这件作品时,姜杰运用了波兰女诗人申博尔斯卡的诗句:“他们卑微的灵魂并不会在夜里来恐吓我们,他们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份”。这件作品在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激发了观者内心深处的悲悯,对人与人、人与动物、生命与生命,以及生命与死亡产生更多的思考。


《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份》 2006

    雕塑对于姜杰来说,不仅仅是被观看的作品,而是一种媒介,是一个注入了情感与体验的开放空间。《大于一吨半》既是姜杰一次极具颠覆性的转型,同时也来自于她所有经历的集合和对现实的领悟。这件长达48米,近两吨重,耗时九个月完成的作品,以一种具象却又超现实的方式,避免了极易落入的符号性指涉,将性器、欲望、暴力、生命、衰老与死亡等种种话语融入其中,开创了一个巨大的语义空间。在体量庞大的造型、仪式化的光影效果与软性材料的复杂对峙与共生中,艺术家对于“欲望”作为一种生理、神话、历史、权力符号的悖缪本质做了视觉性的考察,由此创造的景观则令人深为震撼。评论家与艺术家同行在震惊之余对作品做出了不同的揣测与解读。“这是一个观念形成的思想活体,还有一个巨大的颠覆,是一个割礼,是阉割”,诗人欧阳江河说。“那天有人说这个好像蛇,但不是有活力的蛇,属于生命后期。它跟一种腐败非常有关,可能是某种政治、性交易或强奸的东西,它可能跟一种爱情有关,诸如此类。”艺术批评家尹吉男说。艺术家展望则从材料的异质感角度,认为用蕾丝、细纱布等一层层包裹起钢架树脂合成的厚重之物,呈现了一种自然流动的美学,而铁钩吊起柔软脱骨的表皮的形态,却有一种触动神经的质感。

《大于一吨半》2014

从1994年参加“雕塑五人展”起,姜杰即萌生了让雕塑不再仅是架上雕塑,而应与自我、社会发生直接关联的想法。《平行男女》(1996)、《长征•肖淑娴》(2002)、2004年前后开始用“瓦当”创作的系列装置作品等,皆延续了这一探索。对于个人经验中的过往记忆、对经验的筛选、对生命的领悟,都是贯穿其作品的线索。她同样擅长从历史中寻找创作资源,以个体的经验与命运,唤起时代所构建的公共记忆。

此次将于“纽约国际艺术与创意博览会•公共艺术展”中展出的《向前进•向前进》即是这样一件作品。这件作品源于姜杰要为中央芭蕾舞团创作一件雕塑,因而对演员们丢弃的大量的舞鞋发生兴趣,并在征得允许后将1000余双舞鞋搬回工作室,却迟迟没有想好如何将之用于创作。在另一个机缘下,她得知某小区的芭蕾舞俱乐部中,有一群40至70多岁的女性,每天身着全套芭蕾舞服,跟随空政歌舞团专业老师认真练习的事情。姜杰被这群特殊的舞者打动,她更感兴趣于芭蕾舞在特殊年代给人们留下的集体记忆,和这一艺术形式与时代的关联。


姜杰,《向前进•向前进》,视频截图,2012年
    当年中央芭蕾舞团的《红色娘子军》造就了中国芭蕾史上的里程碑,同时也在一代人心中种下了芭蕾情结。在这群舞者年轻的时代,芭蕾更像是一个难以触及的梦想;而从意识形态回归日常足尖上的轨迹,承载的是一个时代的变迁与公共记忆。姜杰多次前往现场采访录制,最后创作出集装置与影像一体的大型作品。在历史影像片段与中老年舞者纪录片的穿插中,在舞鞋敲打地板的回响中,由1000余双旧芭蕾舞鞋扎建的高达6米的圆锥体,像一个受伤无数的舞者的足尖,在重荷下依然努力地保持“前进”的姿态;而圆锥体上每一双破损的舞鞋背后,都代表着一个个体的努力与向往,还有其背后大时代下个体与社会的独特故事。


《向前进•向前进》(局部)


 姜杰,《向前进•向前进》,装置,2012年

首届“艺术中国汇•纽约国际艺术与创意博览会”(2016 Fatastic Art China - Internatinoal Creative Festival)将于2016年2月5日-10日期间于纽约贾维茨国际会展中心(Javits Center)举办。作为“欢乐春节•艺术中国汇”的新增亮点,该博览会旨在通过视觉艺术与视觉文化的形式,呈现当代中国艺术、文化与社会发展状态,为中美两国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搭建全新平台。此次博览会将由一系列主题展区与艺术活动组成,其中包括:由谭盾、潘公凯两位艺术家跨界合作项目所领衔的“公共艺术展”;由北京、纽约两地重要艺术高校共同参展,反映两国年轻一代艺术家创作视角与探索模式的“中美艺术高校联盟展”;聚焦于中美两国中青年艺术家创作现状的“新青年艺术展”、“美国青年艺术家展”、“中国水墨艺术展”和“湘籍艺术家专题展”;为艺术创意与设计机构及城市代表设立的“创意设计馆”和“城市主题馆”,以及围绕艺术、文化及公共议题开设的“公共论坛”等。

“公共艺术展”是此次博览会的核心板块之一。展览特邀谭盾、潘公凯、姜杰、段海康四位知名当代艺术家参展。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皆以具有开拓性的艺术实践,创造性地将传统与现代间的断裂与延续、东方与西方间的文化差异,以及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转换为可以共享的艺术资源;在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同时,为观众带来更为多元而丰富的艺术体验,促进着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与理解。我们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为您带来此次参展艺术家的系列介绍。

 

2016年参展艺术家 姜杰:雕塑创作中的公共性

来源: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5-10-13 17:10:20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
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下一页2016年参展艺术家 苏新平上一页2016年参展艺术家 潘公凯